伊青

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。

过年在家找到了高中时候痴迷展昭时所写的文章,读了后感慨万千,重新修改增添后完成此文,纪念我少年时最深切的热爱。

——

真正看过93版《包青天》的人,不会不喜欢展昭。那个跟随在包拯身后的红衣护卫,他实在太过耀眼。

我认识展昭,迟到了17年。一切源于2010年的暑假,当我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08版《新包青天》,看到在开封府里站的笔挺的那袭蓝衣,我就不受控制的,一头撞进了「包青天」的世界。之后,喜欢上展昭,是自然而然的必然。93版《包青天》从头到尾是翻来覆去的看,少年时代爱开封府的故事,如痴如醉。正如央视评价这部红极一时的经典老剧时所说的那样,隔着小小的电视荧幕,它带给我最宝贵的记忆,塑造了最为经典的角色形象,是「声若洪钟黑包拯,红衣翩翩帅展昭」。

我喜欢展昭,从2010年电视机前初见算起,如今刚刚好是第十年。展昭,他是我对于「侠」之一字的最初启蒙,满足了我对于侠客的所有幻想。

《包青天》是单元剧,每个单元对展昭刻画的侧重皆有所不同(甚至于很多单元都是龙套背景hhh),但若将这41个单元综合而看,我们会发现,93版《包青天》对于展昭的刻画,完美到不像话(人间真实,角色让人喜欢10年甚至更久不是没有原因的)。《铡美案》《狸猫案》展昭初登场,飞扬跳脱的发式,干净清爽的白衣,凌厉湛然的长剑,急公好义的个性,再加上那满身满眼抵挡不住的随性与少年意气,于是,一个少年任侠,仗剑四方,为护青天而宦海初涉的年轻侠客形象跃然纸上。之后随着剧集的发展,少年额前代表着年少轻狂的刘海不见了,沉稳的蓝衫替换掉少年明亮的江湖白衣,稳健的红袍束缚住少年作为「南侠」的自由与快意。在包大人身边,他有了更加沉重的责任,他是包大人的「展护卫」。他额头拧成的川字渐渐加深,挥之不去,他眼睛中的星星不在如当初那般明亮到发光,但依然清澈若水。从南侠到护卫,他不在是当初那个一人一剑走天涯的少年,却依然还是展昭。他在开封府找到了理想,也找到了家。他在宦海沉浮中愿将生命交付于包大人,一同努力为百姓撑起一方朗朗青天。这是怎样的人生呢?铁肩担道义,宝剑斩奸邪,正气凛然,酣畅淋漓。

我从没见过像展昭这样的侠客。

在那个崇尚古典与浪漫的时代中,他怎么能将「问心无愧」这四个字实现的如此真实而确切,他那来自于法与侠,义与理,官场与江湖,理想与现实等多个方面的矛盾和痛苦,最终磨炼出最光芒万丈的人格,赋予他独一无二的魅力。有时候我觉得他离自己太过遥远,他所站的高度,自己根本无法企及,有时候又觉得,他不过是紧紧握住了原则,只做自己认可的事情,如是而已。就像《红花记》中他对白如梦所说的那样,“我答应过你,也答应过包大人,我一定要说到做到。”那一刻,展昭的神情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,尽管他知晓前方荆棘遍地,不是因为他不怕,而是因为,在他身后,还有包大人,还有开封府,他从来都不是孤身一人,孤军奋战,所以,他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一切危难。

面对权贵,或不卑不亢,或厉行声色,南侠的风骨,从不因这官袍在身而有丝毫减损。假状元面前,一句“展某也非白丁布衣,而是圣上所封御前四品带刀护卫”(《真假状元》)。官阶名号一同出口,是展昭的威。展昭为官,不求名,不为利,只为守天下一片青天,胸中一份信念,故而他的威,仅仅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针对于某些特定的人,正如《雷霆怒》劫法场救杨家将时展昭的自白,“展昭本是闲云野鹤之身,卖与帝王家,并非贪图功名利禄,只想跟随包大人,为老百姓做一番事业。”那时他胸中热血沸腾,他的行为不再拘泥于理法,他完完全全是一个「侠」,再也没有顾忌与犹豫。他可以柴王祠剑指小侯爷,也可以当面毫不留情的指责太师,“你要我像你一样,为一己之私不顾法理忠义,展昭宁愿脱下官袍重出江湖。”那时,展昭手握巨阙,坚定无比,那凛凛风骨,尽现于世。

但权贵终究是权贵,见惯官场黑暗,纵然展昭有过重回江湖,挂冠离去的向往,但那终究也只是向往。这条路是他自己选的,其中艰苦艰难不外为人知,但他还是坚定不移的要向前走。于是,大局所在,忠义堂前,他给那不知廉耻的柴小王爷一跪,纵然心有不甘,但他还是跪了下去(《雷霆怒》)。展昭为官,究竟得到了什么,又失去了什么?他宁愿被江湖上的人称作鹰犬爪牙,也要秉持着这相对死板的律法条例,他曾经亲手将至交好友送进大牢(《天下第一庄》),他甚至让从小照顾他长大的师父伤心(《五鼠闹东京》)。但他是无情吗?他宁愿让包拯说他因私害公,漏夜大堂请罪,也要先放人以报恩,再亲手擒其归案(《血云幡》);他宁愿背上抗旨之罪,虎头铡下毫无怨言,也要阻止王干滥杀无辜,护那聂氏一家平安(《青龙珠》)。这样的展昭,怎能说他无情。仅仅是因为他既是展南侠,又是展护卫,仅仅是因为他处于江湖与朝堂交界之处,于是,他就只能孤单的恪守独属于自己的原则,没有人理解他,也没有人帮助他。这条看似光鲜亮丽的朝堂之路,他走的那么孤独那么难,但他心之所向,甘之如饴,每天给予包大人的永远是自信的笑容,就好像每次办案归来时的一句“属下幸不辱命。”这样简单但又美好。

我很喜欢展昭的笑,温暖动人却不招摇。展昭总是给人这样的感觉,仿佛只要有他在身边,所有的苦难都将过去。对于普通百姓,他的口吻和煦而温暖,从来不带命令色彩。他不是包大人,坐龙图阁,掌开封府,不需要很强的威严气势来维护国家的法理尊严。他只是展昭,纵然是皇家所封的御前侍卫,却只供职开封府,纵然是终日执法,不苟言笑,却也并非不知情理,不懂情趣。对苏乞儿,带着七分真挚三分戏谑的一句“你若不配,还能有谁?”,自顾自的摸着那凭空的胡子(《真假状元》),还有对欧阳玲珑,那丝毫不加深思熟虑就脱口而出的一句“漂亮”(《乞丐王孙》),这才是展昭,真实,亲切,有血有肉的南侠,可以契合每一个人的灵魂。《红花记》的最后,他微笑的摆手送白如梦母女离开开封府,笑容存在的温度,是让人依恋的温暖。

他送多少含冤的人来到开封府,又看着他们一个个满怀欣慰的离开。每当大人在堂前审案,听着大人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在耳边响起,展昭的心情绝对是不平静的。或许每一个人在年少时都曾向往过那个刀光剑影,快意恩仇的江湖,但展昭,却宁愿抛下这等自在逍遥,曾经的南侠年少轻狂,却仍可以为心中一片「青天」停下那本应是游遍山河,仗剑天涯的侠客步伐,此后,那个少年换一身红袍,担一份责任,将开封府当做了家,那里纵然无法青梅煮酒,拂衣五湖,但却是展昭最好的归宿。因为,那里有公理正义凛然正气,那里有展昭相交一生的忠朋益友,如父如兄。是包大人的存在,让展昭认清了自己的信念,并完全架空了他心中的「自我」,于是,他甘愿做包大人手中罚罪的利器,护身的盾牌。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,浓烈真挚,大气磅礴。

“天下可以没有展昭,但不能没有包大人。”这种思想是什么时候在展昭心中扎根的呢?荧幕上的他为了包大人,缓缓下跪,早已分不清是对着金牡丹(《鱼美人》),还是丁月华(《七侠五义》)。他淡淡一句“展昭一生,从不求人,为了包大人”(《碧血丹心》),为了包大人,这五个字比任何话语都更要震撼人心。他本是坚毅如铁的好汉,他本是铮铮傲骨的男儿,他曾经帮助多少人昭雪平冤,走出黑暗,但当他遭遇苦难,却没有人可以帮他,他从来都是独自承担,而这独自承担的勇气,来源于开封府,那个如家一般温暖的地方。就好比《真假包公》中临危受命,展昭包拯的一跪一扶,就好比《红花记》最后在公堂上的相见,那一个淡定从容的微笑,那一声喜出望外的问候,就好比每次展昭出府办事,大人总要说一句“展护卫切记,小心为上。”漂泊江湖的南侠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港湾,他告诉艾虎,这就是「家」。

那三口铡刀下说不完的公理正义,那举头一片的湛蓝青天,那庄严肃穆的开封府邸,那至今仍然流传千古的不朽传奇,这一切的一切,因为93年一部华视制作的《包青天》,终于定格成永不褪色的经典故事,在80,90一代的孩子们心中,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展昭穿一身如血官袍,立于包大人身前,身侧,或身后,这样的画面,是93版《包青天》给予我最珍贵的记忆。记忆中总有那袭红袍,浓烈而庄重,他穿着它,身上是带着光的。

举头三尺案治世用典阴阳能断,堂前五刑罚斩奸除恶铁面无私。

这是属于开封府的故事。

2020.2.13

伊青

评论(7)

热度(57)
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